【時報-各報要聞】
經建會昨日發布景氣燈號,受生產、外貿及消費面逐漸改善,11月景氣燈號亮出近25個月首顆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,並且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已達37分,再增1分即可跨入代表景氣轉熱的紅燈。
經建會每個月依股價、出口等9項指標年增率的變化編製「景氣綜合判斷分數」,並依分數高低對映不同燈號,對於本次綜合判斷分數創下5年半新高,是否有可能在12月再轉燈號,成為紅燈?經研處長洪瑞彬表示無法評估。
經建會官員表示,本次景氣綜合判斷分數由10月的26分升至11月的37分,大幅提升了11分,創下民國75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波低迷的景氣直到10月才轉為代表穩定擴張的綠燈,依歷年經驗,綠燈總得持續亮個半年以上才會轉為黃紅燈,但沒想到連兩個月連轉兩次燈號,11月出現黃紅燈。
對此,洪瑞彬表示,本月會意外亮出黃紅燈,是受到去年比較基期太低的影響,因此景氣只能算穩定回溫,用得獎來做比喻,這只能得「大幅進步獎」,而不能得「優等生獎」,因為台灣的失業情況仍相當嚴峻,而且全球景氣回升力道還不太強。
經建會也同時發布景氣領先指標,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在11月份較上月微幅下滑了0.3個百分點,這已是連續第2個月的下滑,顯示未來景氣的回升力道並不強勁。
洪瑞彬強調,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未來要進一步回升,必須失業問題改善才有辦法,而台灣自2002年以來已出現結構性失業問題,必須整體產業獲得改善,失業率才能趨緩。
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也表示,本次燈號只能代表「穩定回升」,台灣明年經濟應可逐漸好轉,在產業獲利回升後,估計下半年電子業、金融業、傳統產業的薪資應可漸次調升,但台灣乾旱所導致的缺水,進而影響南部產業生產,卻是明年經濟可能面臨的風險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于國欽/台北報導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